我的家乡在浙江富阳的一个小村庄里,这里虽然没有城市那么繁华,但是,却有着城市没有的风味,有着独特的民风民俗。圆谱圆祠堂便是我们的大事儿一件。 一起来看看关于民俗话题的高三作文,欢迎大家查阅!
民俗话题的高三范文1
除夕是春节的前夜,又叫年三十。关于除夕,有一个传说: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
除夕这天,是人们吃、喝、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除夕之夜,我们这儿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年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
吃了年夜饭之后,我们小孩子就迫不及待地等待穿新衣,嚷着叫妈妈把新衣服拿出来。妈妈说:“不急,不急,还要洗头,洗脚,把一身的脏气洗掉,迎接崭新的一年。”说着,妈妈就从早已准备好的大锅里舀起了热水为我们洗头、洗脚。穿新衣,戴新帽,从头到脚一身新,心里美滋滋的。我们蹦蹦跳跳地走出家门,和别的孩子比比谁漂亮。个个孩子的脸上喜气洋洋。
除夕夜的高潮是长辈们发“压岁钱”。弟弟的嘴此时特别甜,围着大人转个不停。奶奶一个,爸爸一个,妈妈一个,大大的红包,数了一遍又一遍,总也数不厌。
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接财神”。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晨,除夕夜的灯火,通宵不熄,俗称“光年”。
除夕,好热闹啊!人们忙得不亦乐乎,贴了对联又挂年画,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就像在锅子里炒芝麻似的接连不断;啪啪啪的焰火声就像北京天安门举行盛大的庆祝会似的,穿过了大街小巷,穿过了高楼大厦,把漆黑的夜晚照得如同白昼。家乡的除夕之夜到处洋溢着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是啊,现在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的确是提高了不少,这一切,全靠党的富民政策好,全靠党的领导好啊!除夕,这一天是多么的热闹,我最爱这一夜——除夕夜。
民俗话题的高三范文2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有的风俗。端午赛龙舟、清明祭祖、中秋赏月……在我家乡众多习俗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放天灯。所谓天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孔明灯”。
听大人们说,“孔明灯”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也叫“许愿灯”。当年,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也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传说中的孔明灯具有着神奇的灵气,只要将心愿写在上面,随着孔明灯冉冉升向苍穹,凝视星空便能实现心中美好的愿望。因此人们期盼它来普照大地,照亮未来,降福人间,让孔明灯带着自己五彩的梦,遨游天际。燃烧起孔明灯,就会燃起希望,让人心想事成,美梦成真。每当大人们讲起孔明灯的故事,我就向往着放天灯的时刻快点到来,于是我也会央求大人们糊天灯。“不行,要等到下雪才可以。”“为什么?”“下雪后再放,比较安全。”于是,我又开始盼望下雪了。
好不容易等到了冬天,终于下雪了,村民们便兴致勃勃地糊起孔明灯。只记得小时候,我常常钻进人群中,看大人们糊孔明灯。瞧,扎架的扎架,糊纸的糊纸,大家七手八脚地忙碌着。好大的一个孔明灯在一片欢呼声中诞生了,它状如灯笼,底座上还有一些燃烧物。点着了之后,随着又一阵欢呼,孔明灯便冉冉升向了天空。村民们在后面跟着,跑着……有人说,假如孔明灯降落了,就代表玉皇大帝不认可人们的希望,愿望不能实现。所以人们跟在后面,追逐着,仰望着,心里默默地祈祷着它别掉下来。那种景象可壮观了,让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记得有一年冬天,大雪覆盖着整个村庄,寒风刺骨的,但我们村头却是一片热气沸腾的景象。原来,村民们又要放孔明灯了。我站在家门口,看着天灯慢慢升上天空,母亲在一旁低声念叨着。仔细一听,原来母亲在为我们家许愿,希望我们家平安幸福。我受到母亲的感染,也在心里默默祝福着爸爸、妈妈身体健康,祝福着我和姐姐学业有成。
现在,科技发达了,这种习俗也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但每每雪天到来时,我仍会回忆起那放天灯的时光。尽管我现在已经知道,生活中的一些习俗,只是代表人们的某种期盼而已,然而就是这种期盼铸造了充满风趣的生活。
好怀念过去呀,尤其是那放天灯的快乐时光;也多么希望,蕴含着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的那些习俗,永远都不会被人们遗忘,不会被时代遗忘!
民俗话题的高三范文3
每年的正月十六是文昌乡富山村赶庙会的日子。 这天,又到了赶庙会的时间,我与爷爷坐着汽车,早早地来到了富山村。
富山这个小村子,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千岛湖畔,依山傍水,景色宜人。今天又赶上庙会的日子,电视台还要来拍摄庙会盛况,所以村里早已是人山人海,由于人多地少,有一部分人,没地方站被人群挤进了田中。爷爷牢牢地拽住我的手,生怕我丢了。我心想:“今天我一定要闯到镜头前去露一露,这样我也可以上电视了!”这时,不是爷爷拉着我,而是我拼命拽着爷爷,千方百计往镜头前挤了过去,心里暗喜:“今天我也上电视了!”
听说今年的庙会与去年不大一样,这诱发了我的好奇心。我怀着期待而又兴奋的心情等着。到了上午九点半,我期盼已久的节目终于开始了。远处传来一阵阵震耳欲聋的吹打声,一排化过装的黑脸人、白脸人、花脸人……穿着古装,正慢腾腾地向这边走过来。爷爷跟我说:“这是文武百官,那统领是元帅。”我点点头表示明白,又自顾自地偷着乐去了。后面跟着很长一排姑娘,个个长得亭亭玉立,娇滴滴的,好似刚出水的芙蓉。头上插满花儿,脸上抹成红鸡蛋,身披薄如蝉翼的纱衣,穿一双绣花鞋。大伙儿直看得心花怒放。有一位演员化装成赫赫有名的孙悟空,那古灵精怪的猴子,蹦着跳着跑了出来,在人们身边跳过来跑过去,逗得人们哈哈笑。
上午的化装游行表演已近尾声,人们纷纷散去,涌进庙堂,因为赶庙会,主要是来祈福的!赶庙会的,人手一个烟花,一撮香来到庙门前燃放,然后在墙角边的青铜锅里点燃香火,最后才能踏进庙门烧香跪拜观音。门外爆竹阵阵,屋内烛光闪闪。我在观音身下跪着真诚地许下了心愿——希望新年全家健康、快乐、幸福,自己也有一个好成绩。最后还要求签,看看自己今后的命运会怎么样。虽然我不会相信签上的话,但我还是去抽了一支,于是让解签的人帮我解一下什么意思,那位解签的人说了一大堆,而我却连半个字也没听进去。
下午还有好节目——唱戏。可惜我对戏剧不感兴趣,也听不懂,因此我讨厌听戏。可这看戏却是我爷爷的最爱。一说起戏,他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还会为我们露两手呢!我只得满足爷爷,无奈地跟着爷爷看戏。戏场上百来多条大长凳,被挤得满满的,有些人还从自家带来了凳子。看戏的人,个个伸长脖子,聚精会神地看着,看得津津有味。
庙会很快结束了,留给赶庙会的人是有趣、快乐……
民俗话题的高三范文4
平湖出产的西瓜美味可口,明代嘉靖年间,平湖西瓜因汁多味甜、爽口无渣,被列为皇室贡品!如果说平湖人最期待的夏季水果是西瓜,那么最期待的节日一定是——平湖西瓜灯文化节,那独创的西瓜灯更是华夏一绝。
西瓜灯,顾名思义,是用西瓜做的灯。平湖的西瓜爽口皮薄,通体墨绿,使人一见就顿感凉爽。制作西瓜灯需根据需要选瓜,选一个中意的瓜,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选好瓜,制作者便开始了创作:首先要在西瓜一端开一个口,用调羹挖出瓜瓤,制作瓜灯的瓜皮不能太薄,却要透光。接着,要在瓜皮上用笔勾勒出要刻画的事物。最后才是决定西瓜灯制作成败的一步——雕刻!如果这步工序出一丝差错,就将前功尽弃!如今的西瓜灯雕刻工具已不局限于小刀,但仍需雕刻者有扎实细腻的刀工,要做到心如止水,切不可用力过猛。最后在里面点蜡烛或放置灯泡。当这一切毫无瑕疵地完成后,一盏玲珑的西瓜灯便呈现于眼前了。
每年九月下旬,平湖都会举办隆重的西瓜灯节。夜晚,明月当空,这本该是万籁俱寂的时刻,但整个平湖却万人空巷,各大广场上人山人海。美丽的西瓜灯如同一位位仙女,吸引了八方来客。平湖仿佛一处超凡脱俗的人间仙境,处处都能看见清爽怡人的绿,那绿,绿中泛着微微的橘黄色灯光;那绿,充满了静谧、和谐;那绿,不是死的,拥有着生命;那绿,本是西瓜的墨绿,点上灯,却成了另一种颜色——草绿?海绿?浅绿?……不,都不是!这是一种说不出名来的绿,这绿沁人心脾,使人一见就再不能忘!也许,这就是西瓜灯的魅力所在!
灯会上,各种各样的瓜灯琳琅满目,真是精彩纷呈——有人物肖像灯、风景灯,还有连环画式的组灯……无数灯中,尤以那人物肖像灯出众——那人眉宇之间透着威武之气,目光炯炯有神,五官端正,持刀挺立,分外逼真!人们扶老携幼,全家出动一起赏灯;外地游客千里迢迢而来,只为一睹西瓜灯的风采;观赏者中更是不乏外国友人……“你看!这灯多漂亮!”“真是各有特色啊!”“妈妈,你闻,这西瓜灯有香味!”人们对西瓜灯的赞美声不绝于耳。远远望去,无数西瓜灯犹如一团绿色的轻烟,弥漫了整个夜空!这个夜晚,西瓜灯独领风骚!
西瓜灯作为华夏一绝,有着独特的魅力,我们一定要传承好这门艺术!
民俗话题的高三范文5
“过年啦!过年啦!”每个孩子对新年都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
也许是因为我爱美,过年时可以穿上最漂亮的新衣裳;也许是因为我调皮,过年时可以无忧无虑地玩耍和放烟花;也许是因为我贪吃,过年时可以吃上各种各样的糖果;还也许是因为我爱热闹,过年时会有好多好多的客人来我家串门……就是因为这无穷无尽的也许,我对过年时的记忆格外清晰!尤其是小时候,奶奶家还没拆迁,那时侯一到过年,我家就可热闹啦,简直就是门庭若市!
记得春节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办年货”了!每到过年前的几天,爷爷奶奶总会早早地把年货准备好!平湖的“办年货”,东西还是很丰盛的,一般糖糕、年糕、花生、瓜子、糖,都是各家必需要办的年货,鸡、鸭、猪、鱼等肉类,就要按各家的情况定了!不过猪脚和鱼、肉可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大家都期望能在新的一年里事业顺利、年年有鱼(余)、万事如意……所有年货都是要准备充足的,因为吃年夜饭时要在桌子上摆上好几锅大鱼大肉,这样才能彰显今年的丰收,并望明年还能更上一层楼!
过年的第二件大事就是贴春联和年画!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贴上红红的春联。每当这时,我总会一马当先地冲上前去,当大人们的好帮手!因为我喜欢春节红红火火的红色!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节期间,红彤彤的一片春联映红了整个村子,也映红了人们幸福的笑脸。大家还会在家门上贴大大小小的红色的福字,而且还是倒着贴的呢!因为“倒”与“到”谐音,福倒贴,寓意“福到了”。一副副透着喜庆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堪称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奇葩——春联,它以雅俗共赏的特性深受人们喜爱。
到了傍晚,我们忙着玩耍的时候,也正是奶奶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一天做好了,但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做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切菜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里传出键盘声和报账声,夹杂着人们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终于吃年夜饭了!这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最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桌,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欢乐和幸福感实在是难以言喻。我们不仅享受着满桌的佳肴,更享受着那份过年特有的快乐气氛……当然,这也是小孩子们最最兴奋的时候。我们蹦着跳着,频频作揖,向长辈说着“恭喜发财”。一个个红包就像雪花似的飞入我们的口袋!
吃完晚饭,大家走出屋子,欢天喜地燃放起烟花爆竹。这时,伙伴们都会聚集到我家,大家一起跳呀叫呀,别提有多热闹啦!除夕之夜,通宵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这天晚上人们一般都是不睡觉的,大家都要守岁,等着新年洪亮的钟声响起。全家围坐在一起叙旧言新,展望新年,互相鼓励互相祝愿,都祈望来年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守岁到年三十晚上十二点,在鞭炮声里,村中人便相互喊:“放鞭炮啦!”“去烧香啦!”于是,男人们便拿着鞭炮出门,到屋前去放,以图抢个开门大吉,在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而来,时运皆济。女人们则争先恐后地带着各种供品去庙里烧香。虽然我没去过,但能想象,那场面一定人山人海!可是每个人却还是那样的热情,希望来年有个好兆头!
大年初一的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这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这时满村瑞气,喜气洋洋。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居那里祝贺新春。这一天,每个人都要穿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的!这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我们要先向爷爷奶奶拜年,祝福他们健康长寿,万事如意。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外出相遇时也要恭贺新年,互道一些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还可以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当然,正月初一传说是“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把“扫帚星”引来,招来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往屋里扫。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以防因此破财。
各色各样的民族习俗,都能体现出各地的文化和生活特色!就让我们将它更好地传承下去吧!虽然现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那些过年的习俗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那份浓浓的年味还是让我记忆犹新,念念不忘!
民俗话题的高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