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习俗写吃重阳糕的满分作文5篇
重阳糕亦称“花糕”,传统重阳节食品。常见于江浙沪地区,全国各地区不怎么流行。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叫敬老节,民间要蒸重阳糕孝敬老人。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写吃重阳糕的作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写吃重阳糕的作文1
今天下午第三节课,黄老师神秘地拿了一个很漂亮的袋子走进教室,然后微笑着问我们:“这里面会是什么?”我们绞尽脑汁、冥思苦想,答案无奇不有:一封信?上次说要给我们吃的熟花生?运动会上给运动员的别针和号码牌?……不对不对,都不对。直到沈钇臣说是重阳节的礼物时,黄老师才神秘兮兮地取出一块用保鲜膜包着东西。哇,重阳糕!果然猜中了!
等我们安静下来后,黄老师甜甜地说:“明天是重阳节,学校里给每个老师发了一大块糕,我想和你们一起分享。”我感动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黄老师那么辛苦,这块糕是学校给她的犒赏,可她却要和我们一起分享,黄老师实在是太好了!如果此刻可以,我一定会给她一个大而温暖的拥抱!
黄老师让我们每桌派一个人上去取糕,然后两人分着吃。我拿到糕,扯下一小块,放进嘴里,久久舍不得咽下去。直到看见后面的黄栋宇和沈钇臣开心地吃了起来,我才小心翼翼地嚼了几下。那糕软软的,糯糯的,吃完后唇齿间还弥漫着淡淡的桂花香。吃完,黄老师问:“好吃吗?”
“好吃!”我们响亮地回答道。
“为什么呢?”
“因为是黄老师给的!”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是啊!这又香又甜的重阳糕里有着黄老师对我们的爱,在别处哪里能吃得到呢!
这真是一节特别难忘的课,我多想回到当时再回味无数遍啊!
写吃重阳糕的作文2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周礼》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汉代又记有黍糕,可能与今天的糕已差不远。蓬饵,想必也类似于黍糕之类。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
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据说,早年不家用发面饼夹上枣,栗诸果的,或以江米、黄米面蒸成粘糕饼,似“上金”、“下银”的花糕。
有诗描述重阳糕的制作:
蔡云:
篝火鸣机夜作忙,
织工一饮登高酒,
依然风雨古重阳,
蒸出枣糕满店香。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重阳糕不仅自家食用,还馈送亲友,称“送糕”;又请出嫁女儿回家食糕,称“迎宁”。
今年的重阳节,我们不妨自己来亲手做重阳糕,增添节日的乐趣。
写吃重阳糕的作文3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我们又迎来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老人节,人们在这一天一般都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一大早,我就发现桌子上多了几袋热气腾腾的糕。我奇怪地问爸爸:“今天是什么日子?干嘛买这些糕?”爸爸说:“今天是重阳节,这是重阳糕。”爸爸边说边拎起一袋子糕,说:“一袋给你爷爷,一袋给你外公,一袋给你,一袋给邻居王奶奶,你看她一个人孤苦伶仃,多可怜啊!她虽然不是我们的家人,但我们也应该多关心她。”
爸爸说完,我立刻拿起一袋重阳糕,飞快地向王奶奶家跑去。
王奶奶六十多了,头发花白,脸上的皱纹一大叠,眼睛已经看不清楚了,平时很少有人来看望她。我平时一有空总会去那里帮忙、陪奶奶聊聊天等。
我拿着重阳糕跑到王奶奶家,只见奶奶正眯着眼睛在很费力地洗菜。我跑过去对王奶奶说:“王奶奶,你坐下来,休息一会,吃点重阳糕吧!我来洗菜。”我边说边把王奶奶拉到凳子上,打开袋子,让奶奶快吃重阳糕,说:“奶奶,你看这重阳糕还热乎乎的呢,快趁热吃吧!”奶奶笑着连声说:“好!好!好!你真是个乖孩子。”我呢,回到水池旁,马上行动起来。不一会儿,菜洗好了。不过衣袖却湿了。我想:虽然衣袖湿了,但湿得有意义,我心里非常开心。
告别了王奶奶,回到家里,我发现没有人,于是赶忙找来一件衣服,刚想换上,爸爸回来了,说:“你怎么弄成这个样子?”我急忙解释道:“我帮王奶奶洗菜,不小心洗湿了。”爸爸笑着,抚摸着我的头说:“你真懂事,真是爸爸妈妈的好儿子。”
我想:我以后一定要多陪陪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邻居王奶奶,让他们不感到寂寞,让他们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人生的快乐。
写吃重阳糕的作文4
人在重阳节这一天,还有吃“重阳糕”的习惯。那是由于没有山的地方无高可登,有人就由登高想到了吃糕。以吃糕代替登高,表示步步升高。因为专在重阳吃,就被命名为“重阳糕”。唐时,因为刘禹锡在做诗的时候不敢用“糕”字,以致重阳节又多了一个典故,叫做“题糕”。《邵氏闻见后录》载:“刘梦得作《九日》诗,欲用‘糕’字,以《五经》中无之,辍不复为。”这样,才被宋祁开玩笑说:“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中一代豪。”
古时,重阳糕十分讲究,糕上嵌以蜜饯、枣脯。初起,风力正紧,又是放风筝的良好季节。故人们于此时,都纷纷出游到郊野放风筝。古代重阳节还是骑马练兵、讲武习射的节日。《礼记·月令》里就记载着古代帝王九月狩猎练武的制度。南北朝时,规定重阳节是军事操练的节日。据《南齐书》上说,宋武帝刘裕篡晋建立王朝前,在今徐州之地,重阳节骑马登项羽戏马台,即位以后就规定九月九日为骑马射箭、检阅军队的日期。相传,现在流行的重阳糕,就是从当年发给三军士兵的干粮演化而来的。唐德宗时,曾规定以“二朔”、“上巳”、“九月九”为岁时三节令。从那时起,重阳节的习俗活动,更是普及全国。在重阳登高的同时,唐德宗还鼓励人民讲武习射,锻炼骑术。此风一直沿袭到清代。直至民国,当时曾衍用重阳登高习武的意义,定九月九日为“体育节’。
过去,重阳节要接已出嫁的女儿回家过节,故又称“女儿节”。九月九日,正巧二九相逢,“九”又与长久的“久”同音,是长寿的象征,所以我国政府近年又把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也称“敬老节”。在我国,尊老敬老蔚然成风,尊敬老人,孝敬老人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美德也体现在节令风俗中。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周礼》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汉代又记有黍糕,可能与今天的糕已差不远。蓬饵,想必也类似于黍糕之类。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 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写吃重阳糕的作文5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周礼》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汉代又记有黍糕,可能与今天的糕已差不远。蓬饵,想必也类似于黍糕之类。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