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另类作文,泛指考试训练中或高考考场作文中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微型小说以外的其他体裁的作文,大概有广告体、书信体、剧本、改编名著、网页形式、日记体、文言语体等诸多形式。

  【策略解读】

  最近六年来的高考话题作文深得人心的最大亮点是“文体自选”。在文体这个领域,广大考生完全挣脱了手脚的束缚,如鱼得水,如鸟出笼,创作出花样翻新的文体,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所以对中学生来说,作文创新就是指作文超过或突破常规写法、常规文体,“非一般化”,也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巧”,努力追求与众不同。面对作文题目,第一次想到所用的文体,也许别人也想到了,我们要勇敢抛弃这个文体不用,去另寻文体,另创文体。要写好另类文体要注意以下两点:

  1.熟悉另类文体。如果想尝试写另类文体,自然需要十分了解、熟悉另类文体的特点,这是写好此类作文的前提条件。如:①辩论稿,要把正方、反方的观点、论据表现出来,主持人的发言可以是作者本身,因为一篇文章总要有主张、看法;②演讲稿,以一个人为主,要注重议论与叙述的结合;③新闻稿,要按照新闻、报道的要求去写作,要有“本报讯”等起领语,然后概括新闻内容二三十字,然后再去写正文,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结果要写明白;④采访稿,用记者的身份去采访,大都是采用“实话实说”的形式;⑤实验报告,有实验目的、实验课题、实验时间、实验器械、实验内容、实验操作、实验结果等内容;⑥成果报告,要有报告内容、过程、成果介绍、时间等等;⑦就诊报告,要把病情、病因、诊断结果、检验结果、就诊时间及签名等环节写清楚;⑧招标简介,要把招标的内容、要求、形式、方法、联络途径等等写清楚。等等。

  2.训练另类文体。如果你对某种另类文体感兴趣,想在考场上应用一下,平时就必须对这种文体多加训练。只有反复训练,才能全面把握这种文体的形式,才能发现和解决一些写这种文体的难点等,在考场上也才能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如2001年高考佳作《言必行,行必果》,作者在体裁上动了一番脑筋,耸身一变,全盘走活:让孔子的言论成了“专家点评”;由周幽王自述身世,讲“历史的教训”;请关羽现身说法,自树“光辉的形象”;最后以抛弃诚信的年轻人“涕泣的自责”收束全文。体裁的这一变,就革除了作文套路,有了亮色,就变得十分耐看。如果平时不注意训练,考场里哪有这样的创新?

  当然,文体创新不是故弄玄虚,也不简单等同于标新立异,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文章有无思想深度,形式的创新要考虑内容的需要。创新作文不要光去追形式,要达到内容的丰富性、广泛性、可读性,光有其外表,而败絮其中是得不了高分的。

  【例文解剖】话题: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200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

  “成功”是怎样炼成的

  冶炼原料

  “相信自己”、“听取别人的意见”、催化剂“艰苦奋斗”等。

  冶炼机理

  一、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催化剂=成功

  二、听取别人的意见+听取别人的意见+催化剂=成功

  三、相信自己+听取别人的意见+催化剂=成功

  冶炼过程

  一、取两份“相信自己”,加入催化剂,经急火六六三十六天冶炼,出炉,不加工或稍微加工即可。

  二、取两份“听取别人的意见”,加入催化剂,经旺火七七四十九天冶炼,出炉,不加工或稍微加工即可。

  三、先取一份,“相信自己”,再取一份“听取别人的意见”,加入催化剂,经文火九九八十一天精炼,出炉,精雕细琢,检验无误,方可出厂。

  产品说明

  第一种产品成品率50%。原料廉价易得,燃料耗费较少,生产周期较短,但产品强度不高,不能用于要求较高的地方。据调查,其使用范围颇为广泛,产量很高,有时供不应求。

  第二种产品成品率50%。原料成本昂贵,不易得,但生产过程简单,要求不是很高,燃料消耗比第一种产品更少。生产周期较第三种产品短些。产品强度亦不是很高,不能用于要求较高的地方,但同样却具有很广泛的使用范围,产量很大。

  第三种产品成品率100%。原料价格不是很便宜,燃料消耗很高,生产周期最长,其暂时利润不是很高,但长远利润是无法估量的。其产品质量很高,适用于各种要求的强度。然而调查结果表明,其适用范围狭窄,生产量极小。目前,此产品已接近停产,这项传统工艺濒临失传。

  大力呼吁

  由于人们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大量甚至全部制造和使用第一、二两种产品,结果浪费了大量的宝贵资源,而人们的生活水平无法提高。在此强烈呼吁,人们要抵制使用第一、二两种产品,厂家采取切实措施切断其生产源头,摧毁其销售市场,转而生产、销售高质量的第三种产品,这样我们人类才会进步,才能发展,才可以迅速把生活水平提高上去。

  解剖:这是一篇形式有创新、手法很别致的文章。作者将“成功”比做产品,将话题中的“相信自己”、“听取别人的意见”比做生产产品的原料,而获得成功的过程就成了生产产品的过程,这样便形成了调查报告式的文体,有特色。运用产品评介的手法便于引发读者的联想,使文章避免了空洞的议论,可收到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之效。

  【精题解析】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廖仲毛在2004年8月21日《就业时报》上撰文说,某知名企业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电视招聘,三位求职者为海外经理一职展开激烈的角逐。由于职位只有一个,大家都显得很紧张。但是我注意到,有一位年轻人表现很出色,当别的竞争对手说到精彩处时,这位年轻人竟然很自然地为之鼓掌,引得台下的观众和评委也跟着鼓起掌来。那一刻,我就断定这位年轻人一定会中选。节目进行到最后时,评委和企业代表果然一致决定把聘书发给了这位年轻人。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似乎不太懂得为别人鼓掌。某学术机构曾做过一项不记名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华人社会中,不懂得或根本就不习惯欣赏别人的人占了六成以上。有些人在谈到别的成功人士时,甚至用出了“我恨不得宰了他”这样的字眼。这种心态,使华人在全世界留下了“单干是条龙,合作是群虫”的形象。

  请以“学会为别人鼓掌”为内容,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