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浙江卷作文 (篇1)

《得是喜,失亦不必悲》

人人都喜欢拥有、获得与成功,但你可知,失去、舍弃和失败也是生活的常态。因此,得到固然欣喜,失去也不必自暴自弃。

古诗云:“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可见,获得与成功不是信手接来的馅饼,而是艰苦磨砺的结果。获得是对汗水的回赠,成功是对努力的嘉奖,我们有理由为拥有而庆幸,为成功而欢呼。

但总有些人因偶尔的不劳而获而得意忘形。他们可能是在股市中大捞一笔的幸运儿,可能是网络浪潮里炒红一时的人气王,也可能是城镇发展过程中一拆致富的“拆二代”。他们中的一些人常常被突然而至的财富和名气冲昏了头,一心以为幸运的光环始终会套在自己的头上,把侥幸看成必然,把运气当成实力,然后沾沾自喜,不肯努力。殊不知守株待兔的农夫最终荒废了田地,结果还是等不到另一只兔子的再次“光临”。

古人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谁说失去就一定是祸是悲剧呢?花开灿烂,花落无声,但只有花落,才能见得果实;日出绚丽,日落黄昏,但只有黑夜才能看见星空的神秘;相聚甚欢,分别伤感,但也只有分离才懂得彼些的珍惜。我们失去了玩耍的自由,却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我们离开了舒适的家庭,却学会了独立自主的能力;我们放下诱人的手机,却发现了远方天空的美丽。可见,失去从来不是拥有的对立面,失败是成功的前奏,舍弃是拥有的前提,我们根本没必要因为一时的失去而自暴自弃。

但也有些人把名言作为借口,把鸡汤当作信条,盲目乐观失去了理智。面对失去,不去分析原因,面对失败,不去总结教训,而整天陶醉于虚无飘渺的明天,憧憬于不切实际的未来,没有实际努力,嘴里却念着“只要生命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陷身茫茫沙漠,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

所谓乐极生悲,否极泰来。得到固然欣喜,得意却容易迷失;失去纵然可惜,也没必要自暴自弃。在漫长的人生里,得失都是一种常态,也终将成为成长过程中的一笔财富。

2023高考浙江卷作文 (篇2)

得与失,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处都可能遇到。面对得与失,或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为起点,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或以“上车睡觉,下车尿尿”为终点,直奔目的地,各种拍照于炫耀;或以“不在乎终点,在乎沿途风景”为过程,诗情画意,享受生活,创造美好。

得也罢,失也罢,把得失看作过去时并当成起点的,往往是花开花落云淡风轻者。

1903年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创下了举世女性诺奖得第一人。面对如此殊荣,她并没为之而困扰,而是不计自身的得与失,把一般人视为终极目标的诺奖奖牌给小女儿当玩具耍。她将至高无上的诺奖当作“得”的起点,未曾改变物质贫寒之“失”,于物理诺奖的基础上,继续在夏天燥热,冬天寒冷,下雨漏水,下霜冻人的陋室里,辛苦耕耘,孜孜不倦埋头科研。再创辉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海明威说得好:“只要你不计较得失的话,人生还有什么不能想法子克服的?”把得失当作起点的,往往能超越自我,再攀高峰。

得也罢,失也罢,把得失看作完成时并当成终点的,往往是患得患失宠辱若惊者。

清朝科举时代,有一个老童生,屡考屡败。有一年,他正好与儿子同科应考。放榜那天,失去信心的父亲正好在房里洗澡。看榜归来的儿子边敲门边大喊:“爸,我榜上有名了!”澡房里的父亲大声呵斥:“考取一个秀才,值得这样大呼小叫?”儿了一听,吓得不轻,轻轻地说:“爸,榜上也有你的大名。”“你为什么不先说。”父亲一冲而出,竟然忘了自己光着身子,尴尬之至,传为远远近近的笑谈。

如果这个父亲不要把得失当作终点,抱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就能避免出丑;同样,如果范进不要把中举的得失当作终点,他就不会疯疯癫癫,满城皆叹。

“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用荀子名言形容宠辱惊者再恰当不过了。

得也罢,失也罢,把得失看作将来时并当成过程的,往往是享受体验幸福生活者。

苏东坡一生失去很多很多。“乌台诗案”险些失命,晚年更是因为朋党之争一再受牵累,而被一贬再贬,客死海南。然而,东坡面对一失再失,却没有逐宕失返,没有败绩失据,更没有丢魂失魄,而是在“失”中依然热爱生活,制作东坡肉、羊脊骨等美食洋洋自得,撰写《赤壁赋》等美文妙手偶得,弹琴唱歌抒发情感超然自得,锦帽貂裘骑马打猎逍遥自得,挥毫”气势欹倾而神气横溢“的书法自鸣得意,泼墨墨竹、怪石、枯木等画得手应心,填写“大江东去”等词怡然自得……享受生活,意气相得、因失得福。

歌德说:“能把自己生命的终点和起点联接起来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人生在世,人在江湖,人在社会,得失成败,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判断的标准。是故,得失寸心知。

2023高考浙江卷作文 (篇3)

得失焦虑方寸间

如果说“得”是孔孟思想精髓里的不屈灵魂,是儒家行走在艰难曲折登山之路上的践行之道,是千里之行、始于跬步努力实现社会人格的理想抱负、天下担当,那么“失”则是老庄思想哲学里的那双逍遥遨游的隐形翅膀,是道家飞翔在后山之路上的灵动之翼,是葱茏蓊郁、山花烂漫轻盈完成自然造化的生命成全、举重若轻。在中国哲学思想体系之中,二者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凝结成二元对立中的高度统一。

纵观古今中外,人类似乎永远都在得与失的艰难抉择之间纠缠不休。细思慢品之间,我也总能惊奇地发现我们每个人都无可避免地或徘徊或坚定地在两者之间作出循环往复的抉择:得与失,既是人生的起点,也是人生的终点,更是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智慧领悟过程。

诚哉斯言。传说中当年那块“无材可去补苍天”的“通灵宝玉”由于艳羡和渴望分享人世间的荣华富贵与无边风月,毅然决然地选择被携入金陵繁华之地,到头来也只落得个“枉入红尘若许年”“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千古一叹”!就连那位凭借旷世奇才创作了一部堪称我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也无一例外地在得与失之间作出了惊人明智的抉择:把有所“得”留给自己的写作前沿,把有所“失”的两难抉择留给高鹗的写作后续。二人虽然素昧平生,尽管作品也未免略带遗憾,但是他们几近完美的默契却巧妙地完成了传世经典名著得失两难抉择共存一体的珠联璧合与精彩绝伦。

与中华民族二元对立统一的逻辑思维不同的西方国家,却也能把二元对立的逻辑思维发挥到“极致”。所谓的“非此即彼“非得即失”的逻辑思维似乎一如既往地左右着西方人的行为处世方式。然而,在我看来,其实质只是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与霸权主义提供借口而已。西方独裁者的那种既渴望独享独裁专制而又渴望得到自由独裁而共存一体的思想难道不正是“得”与“失”不可以共存的悖论么?西方国家的国民不就是为了追求所谓的“民主”“自由”拒绝居家隔离而全然无视新冠肺炎病毒强大的传染性,继而引发了疫情的疯狂肆虐和肆意蔓延,导致了一连串生命悲剧的发生!原因是西方人的逻辑思维完全违背了一条亘古不变的自然律令,大自然和大千世界在数千年的历史沉淀过程中早就已经做出了最好的安排,那就是在没有任何偏见的历史之鉴面前,我们一定能够觉察到人类的生命里始终有两者并存的一种幸福,这就是大自然既能够让生命看到“得之繁华”,也能够让生命看到“失之凋零”。很多人认为看到凋零是一种悲哀,我却认为看到凋零是一种领悟,当然,这种领悟本身就是一个从得失的循环往复或得失并存中才能领悟透彻的“过程”。

在传统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逻辑理论观点之上,我们同样能够深刻地认识到选择走直路时能够收获到走捷径的成功喜悦,以及在选择走弯路时能够领略到的另类风景!在春花烂漫的季节,我们能够品赏到百花齐放的芬芳、万卉吐艳的奢华,以及芬芳、奢华中潜藏着的凋零;在秋风萧瑟的季节,我们同样能够感受得到花飞花谢的感伤、红消香断的凄美,以及感伤、凄美中的悲壮:浮华只是生命的起点,只是表层;凋零才是生命的终点,才是真相;痛彻心扉后的领悟才是过程,才是真谛!

可见,“对得与失关系的正确认知需要一颗智慧心!”试问如果没有别人一夜之间釜底抽薪式的“挖墙脚”,哪有董明珠引领“格力”品牌的绝地反击和傲然崛起!如果没有美国不顾世界发展潮流大趋势而对“华为”的“卡脖子”,哪有任正非的卧薪尝胆、砥砺前行之后“鸿蒙2。0”系统的横空出世!这些难道不是对“得失智慧”最精准的诠释和最淋漓尽致的挥洒么!

事实真切地告诉我们,面对得失,我们不必纠结,更不必焦虑,正所谓“得失焦虑方寸间”,”此时此刻,我已如沐春风,幡然醒悟,于是,我欣然提笔,在我的笔记本扉页上赫然写下“得失随缘,心诚无减”,以此作为我的座右铭,用以指导实现自我生命得失认知的智慧成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