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在上学时都读过、背过,这篇文章文辞优美,轻灵通透,一气呵成,如饮清泉甘露,清爽无比;这次陪孩子背诵《桃花源记》,竟然还能背诵其中一大段,可见求学时喜欢的程度。
当时年纪小,真相信《桃花源记》写的是实事儿,相信世上真有这样的地方,还想长大后自己一定去找找呢。
真长大了,也就明白了,所谓的世外桃源,根本不存在,这只不过是古代文人心中的一个意象,是魏晋清谈玄学文化思想的流觞,是陶渊明自己退隐避世的理想精神家园,也反映了当时天下动乱以及东晋朝政的日趋昏暗。
了解我的读者都明白,我考虑问题,一般从背景入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晋太元中”是东晋太元年间,太元代表年号,为公元376-396年,太元中就是太元的中期,也就是公元383-390年这段时期,大家知道公元383年历史上发生了著名的“淝水之战”,统一北方的前秦政权,在苻坚的带领下向南方的东晋发起的入侵战争,东晋在谢安、谢玄、谢石等人带领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苻坚八十万大军,至此一战,北府军军威大振,而开创刘宋王朝的刘裕当时就是北府军将领。
淝水之战、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前秦也因此衰败,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到公元386年我国北方也是最为混乱的时期,这年是我国历史上产生皇帝最多的年份。除东晋皇帝司马曜之外,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竟有12人先后各自称帝;
“晋太元中”一个字就是“乱”,天下大乱,政局混乱;
“武陵人捕鱼为业”,武陵在哪里?
陶渊明提到的“武陵”,在今湖南常德市,“捕鱼”的地方在今天桃源县境内,现在还是河流众多,山溪密布。
人物职业为什么是捕鱼而不是农夫或药农?
这是因为渔夫在古代是隐士的化身,或等待时机或不愿同流合污选择消极避世。一提到渔翁,马上可以联想到“直钩垂钓渭水边”的姜尚姜子牙,“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孔子,还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等等,综上可以说,渔夫渔翁形象已幻化成一种文化符号,这个符号就是坚持操守、追求自由,不急不躁等待时机这样一种人生的代称
陶渊明描写的世外桃源真的存在吗?
常德这个地方,树木阴翳,河流众多,人迹罕至的地方应该有,但“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历经“两汉”“三国”几百年,还能“怡然自乐”,这就不现实,原因是这地方不产盐,盐是人们生活中饮食的必须品之一,人体缺盐轻者会导致头昏,乏力,比较严重的可以出现头痛、嗜睡,甚至可以出现抽搐的情况。
陶渊明描写的世外桃源是作者心中的精神家园,是作者追求的一种政治理想,“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所以陶渊明描写的世外桃源并不存在,其实作者也已暗示世外桃源无可寻觅,“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这里的“志”是记号,但我觉得也可以是作者的“志向”“抱负”&–政治清明,人心平和,无欲无争,但“不复得路”。
文中还有一个意象,桃花,桃花热烈奔放,春风拂过,一片粉色海洋,桃花古代文人特爱以桃花做背景。
如衬托爱情的热烈,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李佳人欲相思,摘叶牵花共相笑。”反衬爱情的苦涩,人生的无奈,如“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还有桃花的花期非常短暂,古人称它为“短命花”,以此来衬托,青春易逝,红颜薄命,如“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如“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如“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此外从爱情还延伸到友情,用桃花绚烂的园林来衬托友情的真挚热烈,如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还有以桃花的花期短暂来衬托,人生的无常,功名富贵的虚幻,认为功名富贵不能长久,如唐寅的《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来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贱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当然还有天庭王母娘娘的蟠桃园,传说,王母的蟠桃,三千年一结果,吃了可长生不老,所以民间老人生日都要准备“寿桃”。
在中国诗词中,桃花的爱情、友情或神话等世俗意象交织、杂糅在一起,使得桃花意象更加缥缈超脱,蕴意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