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爱情有很多种,有双向奔赴的爱情,也有最终失败的暗恋,不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描写的是一场空有等待的暗恋。

这是一场在许多人看来都很难以理解的暗恋,因为从头到尾,故事的男主角都不记得这个女子,甚至于他们明明已经见过几次,还有过床笫之欢,但下一次见面,男人还是会将她当做陌生女人。

可即使如此,女人仍然没有停止过暗恋以及等待,直到她临终之前,她才写了一封长信,将这场灯枯叶落的等待,告诉了她暗恋的男人。

从小开始的暗恋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茨威格的中篇小说,全文以一封长信的形式展开,道尽了一个女人的十几年。

在女人还是小女孩的时候,她的父亲早逝,她只能跟着母亲过着贫穷的生活,对于一个小女孩来说,厌恶这样的生活,是很自然的事情。而在她13岁时,她的生命里,突然有了一束光。

某一天,一个作家搬到了女孩住的小院里,那个小院里住着好几户人家,作家有名、有钱,完全不用选择这样的住所,不过他似乎被小院的别致而吸引,搬进了院子里最大的房间。

女孩可能怎么都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个著名的作家会搬进这个小院里,但也正是这个“未知”吸引着女孩,她花了几乎全部的精力去窥视作家的生活,对他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一开始,那还不是爱情,更多的只是好奇和崇拜。

而女孩真正展开自己的暗恋,是在撞入作家含情脉脉的目光之后。其实作家天生风流,他虽然目光中饱含深情、虽然对女性的态度温柔又殷勤,可那并不意味着爱情,只不过他似乎惯于如此。

只是当时的女孩并不知道这一点,在她过去的生命中,很少遇到这种温柔,于是她近乎疯狂而偏执地爱上了作家。

少女时代的暗恋其实女人带来了很多益处,为了让自己变得“配得上作家”,女孩认真学习、勤练钢琴、疯狂阅读,她的成绩也从中等变成了第一名,这让她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不过,女孩所做的这一切,并没有引起作家的任何注意。作家年轻而有活力,经常有不同的女人在他的房间里过夜,在作家的眼里,女孩只不过是一个陌生的“邻居”,而非是一个吸引他的“爱人”。

后来,女孩的母亲改嫁,他们举家迁往外地。虽然继父对女孩很好,但女孩的心思依旧在作家身上,尽管他们几乎没有什么交集,可作家已经是她的“白月光”,年少时期可能懵懂的暗恋早已变成了炽热的爱恋,她迫切地想要回到那个小院,看看她的爱人是否还住在那里,到底变得怎样了。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茨威格的细腻,看到了一个女孩从少年到成年的心理变化,而到这里的时候,这场暗恋看起来似乎还是很“正常”的。毕竟,所谓“哪个少女不怀春”,在少女时代,展开一场无疾而终的暗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如果没有接下来的情节,这可能仅仅是一个平淡的故事,可这个故事如此出名,怎么会平淡收场?

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

成年了的女人回到了那个小院里,作家仍旧住在那里,她在作家周围徘徊、关注着作家的行踪。他们有过擦肩而过、作家也曾将目光投向她,可是作家从未认出她来,而她也因为羞怯,一直将内心的渴望深埋在心底。

直到某一天,作家真正将目光落到了这个已经出落得美丽动人的女孩身上,尽管作家并未认出她,但还是将她带回了家,一起度过了浓情蜜意的三天。在这三天里,他们亲密无间,让女孩在往后的很多年里都一直在回味这短暂的缠绵和缱绻,可最终,女孩仍旧没有诉说自己的暗恋,也没有提及任何过往。

一直到两人分开,作家都觉得女孩是那种随便的风尘女子,他没有问她的名字,只是给了她一些钱,并用一贯的温柔和殷勤,送了她一朵白色的玫瑰花。

女孩自觉地离开,可在这一场床笫之欢之后,她却发现自己怀孕了。出于热烈的爱慕,她独自生下了孩子,因为这是她与作家几乎唯一的联系。为了将孩子抚养长大,并给他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女孩不得不委身于不同的男人。

他们之中的有些人曾经向女孩求婚,可女孩的全部心思仍然在作家身上,她拒绝了他们,执着地爱着那个将她视作是陌生人的作家。

此后,尽管女孩和作家经常偶遇,但作家从未认出过女孩——不管是邻家妹妹还是情人,作家完全不记得他的生命里出现过这样一个女孩。

两人的最后一次见面,是在一场舞会上,像此前的每一次相遇一样,作家依旧没有认出女孩,但他再一次为女孩的美貌所吸引,将她带回了家,又度过了一个销魂之夜。

尽管女孩说了不少“奇怪的话”,尽管女孩一直试图暗示,希望能够勾起作家的回忆,但一切努力都失败了,最后,女孩只要走了一朵白玫瑰。可实际上,作家桌上的白玫瑰,正是女孩送的。

每一年作家生日的时候,女孩都会请花店送去白玫瑰,作为对那三天的纪念,也同样是希望作家能够想起自己,可每一年她得到的都只有失望。

那么,为什么女孩明明一直将爱恋藏在心底,却突然要在十几年后写一封长信和盘托出呢?因为她唯一的希望、她的孩子已经因病离世,而她自己也命不久矣。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女人选择将一切都告诉作家。她想说的是,她等了他很久,一直等到灯枯叶落,可却从来没有等到想要的答案。

而对于作家而言,这确实是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因为他对这场绵延了十几年的爱恋一无所知,甚至他即使努力回想,都记不起女人的样子。在他的心里,女人不过是他众多“风流债”中的一个,风流过,就抛诸脑后。

一场难以理解暗恋

初读的时候,也许我们很容易为女人的深情所感动,也容易同情她的悲惨遭遇,尤其是茨威格细腻的笔触,写出了女人心理变化的过程,总是让人不由自主地代入了女人的视角。

但仔细想想,女人的痴情固然令人感动,可这场暗恋却真的非常让人难以理解。虽然女人的原则是“我爱你,与你无关”,可这种单方面的爱情,真的是爱吗?而一个正常人,又可能将全部的生活,都寄托在虚无缥缈的情感里吗?

女人为了这场爱情,完全失去了自我,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作家考虑。例如,当她知道作家本性就是风流,却不想承担起责任的时候,就不想让自己成为“累赘”,因此,就算她发现怀孕,也选择了独自生下他、抚养他。

女人希望这样能够让自己成为作家所有女人当中最为独特的一个,让作家能够永远记得她、怀念她。

可实际上,就算作家读完了长信,仍旧记不起她的样子——不管是当年的邻家妹妹,还是后来与他有过几日欢好的女人,在他脑海里的形象都是模糊不清的。

况且,当她将全部的生命都投入在自己的暗恋中时,她其实已经变得极为自私。比如,女人的此举,似乎从未替孩子考虑。她独自生下孩子,让孩子在没有父亲的环境下成长,对于孩子本人来说也是一种缺憾。

再比如,她也没有真正考虑过作家的看法,让作家同样失去了“选择权”。我们很难说,作家在得知自己有一个孩子之后会是什么样的表现,但作为孩子的父亲,至少作家有权利知道这些。

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女人过上了这样凄凉的生活,其实完全都是她咎由自取。女人其实有很多选择,她可以选择在来得及的时候告白、可以选择在为数不多的见面机会里“打直球”,将一切和盘托出,也可以选择结束这场注定没有结局的暗恋。

可她偏偏不,她继续着自己的“爱情”,并以为这是在为他人牺牲,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仍旧为这一切感动。

而为什么女人十几年以来,都一直坚持爱着作家?可能是因为她的“爱情”过于完美,因为这本就是一场只有她的恋爱。她没有与作家长期生活,与作家也没有什么共同回忆,这份“爱情”只独属于女人一人而已。

这种只有一个人的爱情,当然是完美的,因为对方永远都活在你的想象当中,他会被记忆和爱慕美化,让他成为一个完美的存在,人更加忘不掉。

女人的爱情看起来伟大,可多年过去,她爱的真的是作家吗?其实也不一定,她更爱的,可能是她想象中的作家,那个没有缺点、堪称完美的男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