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进行了一次测试,其中基础题第3小题是一个关于句子排序训练的题目。

  原题目: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读“史”宜映雪,以莹玄鉴。读“子”宜伴月,以寄远神。读山水小品,宜 。读忠烈传,宜 。读奸佞传, 。读“骚”宜空山悲号,可以惊壑。读“赋宜 。

  ①纵水狂呼,可以旋风 ②倚疏花瘦竹、冷石寒苔,以收无垠之游

  ③击剑捉酒以销愤 ④吹笙鼓瑟以扬芳

  A②①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④③① D①③④②

  看到这个题目,我的第一感觉是选B,结果参考答案是选C。一下子感觉有点蒙,没有想通,后来还是学生提醒了我,看两个字“以”“可以”,才让我恍然大悟。其实这种方法平时我在上课做练习时也跟学生讲过。这几句话中可以根据具体的语境来选择中间的两句,其余两句是可以根据句式来选择的。前面两句的后半句中的第一个字都是“以”,而最后两句中的后半句的前两个字都是“可以”,再看答案中的第一个选项中后半句的前两个字是“可以”,第二句中的后半句的第一个字是“以”,这就对上号了。教学相长也。

  看来,句子的衔接还是有很多技巧的,上网搜索了一下,仔细学习了别人的经验,总结了一下,主要规律和方法有如下几种:归纳总结出一些句子排序的规律和方法:

  1.结合语境(上下文)看对应关系。

  2.看标志性的词语。

  3.注意语义的衔接。

  4.句子多时应注意先分组结对,合并内容。

  5.注意句子的特征,如总领句、总结句和过渡句。

  6.还要注意整体感知和文体知识。

  再举行两例进行分析:

  (1)把下面的句子连缀成一段话,排列正确的句序是( )。

  ①前者,统统呈现在你眼前,一览无余。

  ②可表面的无并不等于观众眼中的无,作者心中的无,那大片大片的白,其实是给你留下的想象空间。

  ③后者,是一种省略的艺术,墨色有时淡的近似于无。

  ④在中国画中,浓的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义,是美。

  ⑤水墨画,就是深得淡之美的一种艺术。

  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没画出来的,要比画出来的,更耐寻思。

  ⑦但在一张玉版宣上,寥寥数笔,便经营出一个意境,当然也是美。

  分析:题根据语义和标志性词语可以看出“前者”、“后者”是一组,它们分别指代④、⑦中所写的两种美,根据“也是美”可知⑦居④后,这就初步排定了④⑦①③的顺序。根据语义可以看出②、⑥句是对“淡之美”的阐述,又由②句中转折连词“可”可以看出②紧随③后,有过渡的作用。其中⑤句根据语义既可以打头作为说明对象,又可以置尾作举例说明,但根据“就是”一词,我认为还是放在结尾好。因此正确的顺序应该是:④⑦①③②⑥⑤

  (2)下列文字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让我们对所有的苦难心存感激,因为,生命________,思想________,意志________。①总是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②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③总是在残酷和无情中坚强A.②③①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②①③

  分析:“生命”与“茁壮”对应,“思想”与“成熟”对应,“意志”应该“坚强”对应。所以答案先D。这是简单的主谓搭配的题目,是最容易做的。

  句子的排序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同学们在学习时要多领悟,而不是死记硬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