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四段构段法,学生在写作时就不会扎耳挠腮
很多同学在写作的时候往往为不知道如何开头苦恼,为不知道如何安排接下来的段落苦恼,为不知道如何结尾而苦恼。学生苦恼的根源是不知道如何安排段落,下面介绍的四段构段法,同学们每次作文时可以仿照,多次练习,熟能生巧,考试就能得心应手。
我们从课本中的很多文章都可以分析出这种四段构段法的写法。
一、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
第一段:
“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次盼望。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
第一段写我不能忘记那一次盼望。是概括叙述
第二段:
“那个星期天母亲答应带我出去,去哪儿已经记不清了,可能是动物园,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地方。总之她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玩,这不会错;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而且就在那天早晨,母亲也还是这样答应的:去,当然去。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
第二段是介绍我为什么不能忘记——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盼望。这一部分是介绍缘由。
第三段至文章最后,详细描写我这一天的盼望。写出我由兴奋——失落——绝望的心理变化过程。这一部分是详细描写。
有的文章还会有结尾进行抒情、议论,升华主题。如杨绛《老王》:“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一部分就是作者抒发情感、发表议论。
总结:
写文章总体来说可以按照这四个部分来写:
第一部分概述事件;
第二部分介绍缘由;
第三部分略写一件事、详写一件事或只详细写一件事;
第四部分抒发情感、发表议论。
二、再看肖复兴(入选统编教材)《阳光的两种用法》
第一段:“童年的大院里,住的都是引车卖浆者流,生活不大富裕,日子各有各的过法。”
写大院里住得都是底层的劳动人民,生活困难,但是各人有各人的过法。为下文写拥有生活智慧的母亲和毕大妈做铺垫。
第一段写法:对大院进行简要的概括。
第二段:“冬天,屋子里冷,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被窝里冰凉如铁,那时家里连个暖水袋都没有。”
这一句是先交代缘由,接下来详细写母亲把老阳儿卷进被子里的故事。
除了写母亲,作者还写了毕大妈,毕大妈用把水缸盛满水放在太阳下晒,傍晚就给孩子洗澡。为什么要写两个人呢?这是为文章最后的抒情服务的。
这一部分的写法:详细写母亲和毕大妈利用阳光的智慧。
第三段:“这样的用法,需要一点儿智慧和温暖的心,更需要在艰苦日子里磨炼出的一点儿本事。阳光成了居家过日子的一把好手,陪伴着母亲和毕大妈一起,让那些庸常而艰辛的琐碎日子变得有滋有味。”
这一段是抒情,抒发了对底层劳动者智慧的赞美。
三、学习了两个例子,我们也尝试用这种构段法写一写。
如写“运动会”,我们可以这样写:先概述下这次运动会令人难忘;接着简单介绍缘由;接着详细写运动会上精彩的瞬间;最后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
如写“一件难忘的事”,这个题目很宽泛,适用的作文题目很多,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写好一篇作文。
我们可以这样写:先概述难忘的事;接着介绍难忘的缘由;再详细当时的细节;最后写从这件事收获的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