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确实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些同学,语文成绩像坐过山车一样,一会儿冲上高峰,一会儿又跌入深谷。语文有时不像其他科目那样,成绩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所以就产生了这样的错觉:语文大部分不是靠学的,更多的是靠运气吧?

学生一旦产生这样的想法,就比较危险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劲头就会懈怠。如果家长也认同,那语文真的要自生自灭了,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状态。但现实又让学生和家长不能不管语文,因为现在语文一科在中考和高考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重。而且中高考成绩揭晓,拉开距离最大的就是语文。那语文考试真的靠运气吗?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想用三个比喻来分析一下学生语文知识的结构状态。

一、语文知识属于疏松的点状结构。

这一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太过于佛系,“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这样的学生学习比较被动,平时要被家长老师督促。他们一般平时不喜欢学语文,仅仅限于课堂上老师讲的那点知识,或者仅通过完成作业所获得的一点知识。即使这点知识也不一定学扎实,所把握的知识,就像散乱的点,而且很稀疏。

我先把学生掌握的每一个知识点比作一个小火点。每一张语文试卷,包含了一个个知识点。如果我把语文考试比作一个投射的游戏,语文卷子上的每一个知识点,就像投向你知识小火点的烟花。当卷子上的知识烟花,投出去碰上你的知识火点,才能幻化出灿烂的烟花。如果你的知识火点太少太稀疏,那么卷子上投出的知识烟花根本碰不到你的火点,那就没可能有烟花灿烂,那么考试成绩就一片黯淡。

明白了这个比喻,你也明白了为什么自己语文比较差的原因。

二、语文知识属于密集的点状结构。

这类学生比第一类学生努力多了。基本上不太用老师和家长督促,课堂上能跟住老师的思路学习,作业也能认真完成。平时在完成作业,有时间还可以读一些有益的书。他们的知识相对第一种丰富多了。一个一个知识点明显地密集了很多。这类学生可能就是成绩忽高忽低的那一类。

为什么呢?他的知识的火点尽管密集,但毕竟还有不小的空隙。当试卷上知识的火花射过来时,如果正好射在他的知识火点上,那就会开出灿烂的火花,成绩就会光彩夺目。如果试卷上知识点的烟火射过来,没有碰上他的知识火点,而是从知识空隙穿过,那就无法擦出火花,那成绩就会一片暗然。

如果你看明白了这个比喻,你就明白了语文成绩何以忽高忽低了。

三、语文知识属于均匀的面状结构。

这类学生一般是成绩比较稳定的优秀者。他们不但能跟上老师的上课节奏,努力思考,而且喜欢阅读,善于观察。他们不但知识丰富,知识点密集,而且他们会主动学习,善于思考。他们用思考作为经线和纬线,把一个个知识点连成线,结成面。

在这种情况下,语文试卷上知识点的烟火,如果投到他的面状的知识火点上,那么一投一中,自然会擦出火花,爆出漫天烟火。成绩也常常灿烂耀眼。

上面三个比喻,是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面对学生的现状而产生的几点思考。在这里写下来,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各位同仁一起探讨。也希望给遇到同样困惑的学生和家长一点帮助。

返回
顶部